Quantcast
Channel: 有机会,有机生活前沿媒体 »美食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

故乡的野菜

$
0
0

作者:林子涵

野菜在本地也算小有名气,现在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珍馐美馔,也是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。关于野菜我尤其对蒲公英、龙葵和假蒌感情最深。

蒲公英

蒲公英

在农村小学任教时,我常常因为缺少蔬菜,和学生结伴采摘蒲公英、龙葵、假蒌。那年刚初为人师的我,囊中羞涩,嫌猪肉贵。有时我傍晚亲自在河里下网,天蒙蒙亮就下河收鱼,等到放学后,把新鲜的鱼肉、猪肉、少许的姜蒜混合做馅,用假蒌叶包好,再用香油一煎,味道极好。而蒲公英和龙葵的味道有些苦涩,我常拿来做蛋汤。当工资花得差不多了,随便一包快餐面,加上几把蒲公英或是龙葵的叶子,作为“下饭菜”感觉味道挺不错的。后来,这道羞涩的“美食”却是学生来“串门”时的最爱。渐渐地,这些在学生眼里最普通不过的野菜,居然引起了他们的关注,演变成了自然课的活教材。

龙葵

龙葵

野菜的做法有很多,十万大山的野菜种类更多。父亲和母亲吃过的,我没见过的,数都数不过来。我七、八岁的时候,母亲常对我说,在人民公社时期,他们大都以野菜和清澈见底的稀粥充饥,苦得张不开嘴的芭蕉心,他们也吃过。而我每次给田间劳作的母亲送午饭,她都趁着休息时,选着身边田垄上的野菜教我辨认它们,熟悉它们的味道与作用。

几十年过去了,每当母亲回忆起昔日的苦日子,眼神里唯独对野菜依依不舍。已往的野菜今天成了香饽饽,大家都盛传野菜能抗癌,绿色食品,富含维生素。摘野菜、挖野菜自然是春季休闲时,理想的户外活动。

三月里,野菜不负春光,朝气蓬勃地繁衍在大山、平原、田间地头。骨伤愈合后,让我有了踏青摘野菜的冲动。虽然野菜在菜市场上可以随时买到,但是我总怕来路不对,怕农药、化肥。

车轮菜(车前)

车轮菜(车前)

为了安全起见,我带着孩子选择的目的地是北布村温泉附近的大山。那里有一位我熟识的马大叔,他常年在大山管理自己的果树,还在山里养起了黄牛,他对野菜更是熟悉。山间的树木散发出令人神清气爽的新鲜空气,马大叔带着我们精确地沿着最合适的山路行走。在路上,孩子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对野菜的遐想。不一会,马大叔指着杂树丛中说:“这些是红背菜,这菜味道不错,你看这叶子红润红润的,能补血。”孩子一听,兴奋地卷起裤脚,急不可待地走过去,采摘了一大把。红背菜被掐断的根茎渗出半透明黏稠的菜汁,也渗出了孩子的好奇和快乐。马大叔见了,也乐了,他说道:“城里的孩子少见野菜,山里的野菜多着呢,不过记得不能乱吃,你们今晚可以做一桌野菜宴呢。”

灰灰菜

灰灰菜

马大叔老当益壮又带着我们在山里走了一圈,半会功夫,我们早已收获颇多。看看袋子里,苋菜萌发的嫩叶惹人喜爱,叶长卵形的车轮菜水灵灵的,带着齿锯的灰灰菜嫩生生的,令人悦目娱心。这些生长在高海拔,无污染,吸收了大山灵气的野菜,不仅口味不错,而且具有药用价值,可以算是山中的精华。可这似乎没能满足孩子的贪心,我对他说道:“这菜我们吃不了那么多的。” 孩子答道:“我们可以送给外婆呀。”孩子的一句话,着实让我心里十分暖和,难得孩子学会了为别人着想了。

回到家后,父亲和母亲把野菜一一甄别。按着母亲的方法,我用水逐一焯好野菜,约莫过了十几分钟,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做出来了。我们谈笑风生地吃着营养口感俱佳的山珍,我得感谢大自然的馈赠。“还是以前熟悉的味道。”母亲赞叹有加。不过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忘记祖辈们过的苦日子,学会简朴节约;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像山中的野菜一样有着纯净的品质,在平凡生活中有着野菜般的顽强。

文章来源:防城港市新闻网-防城港日报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fcgsnews.com/news/lswh/2016-4-6/81309.shtml

图片来源:网络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

Trending Articles